学院新闻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2025年秋季读书周安排,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与学习交流,11月12日上午,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举办统一战线“同心悦读”专题读书分享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外人士代表、党员代表近2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淑娟主持。分享会上,王淑娟书记首先传达了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在教职工人机协同能力提升培训暨新入职教师培训结业式上的讲话精神。她强调,“如何认识人工智能”“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是当前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既要清醒洞察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人类社会的“变”与“不变”,更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锻造其“人机协同”与“人机分离”双重能力,以适配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人才需求。随后,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围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结合读书周期间的阅读书目,分享学习感悟、交流实践思路,现场氛围热烈融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
    2025-11-14
  • 近日,第二十三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学术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电子学会、保密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承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郑中翔副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Rhyme: a Fiat-Shamir lattice-based signature with 3C sampling”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郑中翔副教授系统梳理了Fiat-Shamir 结构数字签名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演进,并详细介绍了团队近期在基于Fiat-Shamir结构后量子数字签名算法设计上的最新进展,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今年10月9日,我国商用密码标准研究院正式启动“新一代商用密码算法全球征集活动”,旨在推动抗量子密码算法的标准化进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密码安全领域的战略前瞻性,更凸显了全球数字安全体系面临量子计算冲击时的紧迫变革需求。为响应征集活动,我院充分发挥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科优势,牵头组建了跨机构后量子密码研究团队,核心成员涵盖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以及华为、中债金科、兴唐等行业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形成了“产学研用
    2025-11-07
  •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院教师凭借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突出创新成果,一举斩获多个重要奖项,充分展现学院在科研创新与技术应用方面的强劲实力。深耕学术前沿,摘得优秀论文奖一等奖我院院长林卫国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Deepfake检测与防御关键技术研究》凭借显著的学术价值与应用潜力,荣获优秀论文奖一等奖。该成果聚焦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系统性攻克了检测精度不足、防御机制单一等行业痛点,构建起鲁棒性强、可解释性高且具备跨场景推广能力的Deepfake检测与防御体系,填补了从主动防御到被动检测的研究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TIFS、IoT-J、TOMM、JISA等知名期刊,其中近期发表于TOMM期刊的论文在GoogleScholar上的被引量已达44次,引用文献涵盖AAAI、ACMMM等国际顶级会议,得到全球同行的广泛认可。该成果可应用于政务音视频可信检测、防伪认证及司法取证等场景,将为维护数字空间可信环境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聚焦产业需求,技术转化斩获工程类一等奖网络空间安全系副主任徐君锋教授团队完成的《基于“有感体验”的社工网络攻防虚拟社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