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张润滋 | ||
职 称 | 副研究员 | ||
系 别 |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智能与网络安全研究院 | ||
电子邮件 | zhangrunzi@cuc.edu.cn | ||
讲授课程 | 舆情与媒体安全(本科) | ||
科研方向或教学专长 |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智算安全、认知安全等交叉领域 | ||
简 介 | 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智能与网络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智算安全、认知安全等领域研究,具有丰富的工业界实践经验,与行业内顶尖研究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项,主笔撰写智能安全运营、安全知识图谱、大模型安全等安全智能领域技术白皮书,多次受邀在行业会议发表演讲,包括世界信息安全大会、KCon、XCon、网络安全创新大会等。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优秀奖、强网杯人工智能专项赛(加密流量赛道、智能渗透赛道)二等奖及强网优秀指导教师、首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优秀奖等奖项。目前是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大模型与决策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是《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以及《工业信息安全》青年编委以及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 ||
发表文章 | 2. Liu Y, Li T*, Zhang R*, et al. A Context-Aware Clustering Approach for Assisting Operators in Classifying Security Aler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24 Nov 1(01):1-8. (SCI一区,影响因子6.5,软件工程CCF A类期刊,人工智能+智能安全运营方向) 3. Yue H, Li T, Wu D, Zhang R, et al. Detecting APT attacks using an attack intent-driven and sequence-based learning approach[J]. Computers & Security, 2024, 140: 103748.(SCI二区,影响因子5.6,网络与信息安全CCF B类期刊,人工智能+终端威胁分析方向) 4. Liu J, Zhang R*, Liu W, et al. Context2Vector: Accelerating security event triage via context representation learning[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2022, 146: 106856.(SCI二区,影响因子3.8,软件工程CCF B类期刊,可解释人工智能+智能安全运营领域方向) 5. Li J, Li T, Zhang R, et al. APM: An Attack Path-based Method for APT Attack Detection on Few-Shot Learning[C]. 2023 IEEE 2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TrustCom).(信息安全CCF C类会议,智能威胁分析方向) 6. Li Z, Li T, Zhang R, et al. A Novel Network Alert Class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Behavior Semantic[C]. SEKE, 2022: 553-558.(信息安全CCF C类会议,智能安全运营方向) 7. Liu X, Li T, Zhang R, et al. A GAN and feature selection-based oversampling technique for intrusion detection[J].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2021, 2021: 1-15.(SCI四区,智能威胁分析方向) 8. 张润滋, 刘文懋. AISecOps智能安全运营技术体系框架[J].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2021, 3(3): 32-47.(智能安全运营方向) 9. Zhang R, Tong M, Chen L, et al. CMIRGen: Automatic Signature Generation Algorithm for Malicious Network Traffic[C]. 2020 IEE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TrustCom), 2020: 736-743.(信息安全CCF C类会议,XAIGen项目代码已开源,可解释人工智能+流量/日志分析方向) 10. Tong M, Li G, Zhang R, et al. Far from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dive into the preprocessing stage in DGA detection[C]. 2020 IEE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TrustCom), 2020: 468-474.(信息安全CCF C类会议,人工智能+域名分析方向) | ||
主持或参与项目 | 科研项目 1. 大模型驱动的网空威胁智能研判调查关键技术及其可信机制研究,中国计算机学会-绿盟科技“鲲鹏基金”,主持,2024-12至2025-12. 2. 基于多模态事件认知学习的人机交互威胁狩猎关键技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持,2021-12至2024-12. 3. 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的应用需求、挑战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2022-07至2023-01. 4. 基于大规模终端溯源数据表示学习的威胁狩猎方法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持,2020-07至2021-01. 5. 基于数据分析方法的网络威胁狩猎研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持,2019-01至2020-12. 6. 人工智能网络渗透XX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参与,2023-09至2025-08. 7. 人工智能应用安全XX关键技术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参与,2022-07至2024-12. | ||
招生要求 | 硕士研究生:团队希望招收对科学研究或应用实践有兴趣,积极阳光、自驱力强、勤奋向上的优秀研究生,具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专业基础,有科研、竞赛等实践经历的同学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