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纵贯千秋,青春华章多元璀璨。那些在革命烽火、建设热潮、改革浪潮与新时代征程中留下印记的青年故事,或许是刑场上的慷慨绝唱,是实验室里的执着攻坚,是田野间的躬身实干——他们以青春为笔,在党史长卷上书写动人篇章。为回溯百年党史中的多元青年图景,传承这份跨越时代的热血与担当,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百年党史“潮”青年》系列学习推送,打捞故事碎片,凝聚精神力量,让这份穿越百年的青春脉动,照亮我们当下的奋进征程。
慷慨赴死励后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枪口之下,这是夏明翰,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20个字。
夏明翰是湖南省衡阳县人,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五四运动爆发后,19岁的夏明翰与进步同学一起进行爱国宣传活动,他当选为湘南学生联合会第二任总干事,主编湘南学生联合会周刊,表现出高昂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组织才干。

1920年秋,夏明翰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他参与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开展得轰轰烈烈,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模范。1926年,经毛泽东做媒,夏明翰与郑家军结婚,婚后夏明翰一家搬进长沙清水塘旺路园1号。1928年初,夏明翰被调往湖北省委工作,1928年3月,因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在监狱里用尽各种手段威逼利诱,但他丝毫不为所动。
有一次反动派请来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长者,前来劝降,夏明翰大义凛然地说道:“共产党人爱国家、爱民族、爱劳苦大众,当然也爱自己的亲人,爱妻子儿女,但是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振兴民族之强盛,为后代生活之美满,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大仁大义。”

在监狱里的最后时刻,夏明翰用反动派要他写“自白书”的纸和笔,分别给母亲妻子和大姐写了三封家书。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国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张望眼,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在给大姐的信中,他坚定地说:“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3月20日,夏明翰在写下绝笔诗后,英勇牺牲,年仅28岁。夏明翰牺牲后,正像他说的那样,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的五弟夏明震,在领导湘南起义后不幸被捕,在郴州英勇就义,年仅21岁。他的七弟夏明霹,在衡北从事地下游击斗争时,落入敌手,在衡阳惨遭杀害,年纪还不到20岁。他的四妹夏明衡,在长沙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外甥邬依庄,在红军攻打长沙时参军,后在与国民党军遭遇战中英勇牺牲,年仅19岁。他们五人,史称“夏门五烈士”。

夏门五烈士慷慨赴死的年纪,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但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首信仰的赞歌,那是一种跨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高扬主义真,当好后来人!
百年党史的星河中,“潮”青年的故事从未落幕。它们是烽火中的呐喊,是建设时的坚守,是改革中的突破,更是新时代的冲锋,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段过往,更是永不磨灭的精神火种。《百年党史“潮”青年》系列推送,带我们一次次触碰这些滚烫的故事与灵魂,在回望中积攒向未来的底气。让我们将这份多元的青春力量融入血脉,化作新时代逐梦的铿锵步履。本期内容到此结束,下期推送,让我们继续解锁党史中的青年密码。
注:本文内容摘自《百年党史“潮”青年》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