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微党课丨勿忘家国之殇,矢志中华富强——《正义之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一二八淞沪会战

发布时间:2025-10-22作者:

历史刻印着血与火的灼痛,记录着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从台湾到北平,从山东到东北,军国主义的铁蹄步步紧逼,亡华之心昭然若揭。它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我们来路上无法磨灭的坐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正义之战》微纪录片系列学习推送,让我们一同回望,在历史的镜鉴中,汲取沉痛而清醒的力量。

《正义之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1年日本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后,为了转移欧美各国对其侵占东北炮制伪满洲国的注意力,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其占领东北的继承事实,并企图把上海变成它侵占中国内地的桥头堡,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1931年11月中旬,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与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合谋在上海制造事端,以作为开战的口实。

1932年1月18日,田中隆吉与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密谋唆使妙法寺日本僧人天崎等5人故意向上海三友实业社工人义勇军抛石挑衅。日方借口日本僧人被中国工人击伤,一人死于医院,指使暴徒前往三友实业社纵火破坏,煽动日本侨民集会、闹事。1月2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向上海市政府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1月27日,日军准备就绪后,村井仓松又向上海市长吴铁城发出最后通牒,限定在1月28日18时以前给予答复。此时国民党政府继续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忙于在江西“剿共”,遂急电吴铁城,全盘接受日方的无理要求。接到吴铁城的答复后,蓄意挑起事端的日方并不满足,进而要求中国军队撤出闸北,并且不待中方答复,即于当晚日军突袭闸北。

“当时驻上海的有日军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及武装日侨4000余人,有飞机四十架装甲车数十辆,另外还有日本军舰23艘。中国驻防淞沪地区的是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共3.3万余人。但是驻沪兵力只有第78师2个旅。”

面对日军大兵压境的局势,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第19路军全军上下决心“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中国军人争人格”随时准备抗击入侵之敌。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海军第1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以20余辆装甲车为前导分三路突袭闸北,攻占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第十九路军奋勇反抗,一二八淞沪抗战由此爆发。防守闸北的第19路军第78师156旅,在上海宪兵第16团的主动配合下,经过近一周的战斗,粉碎了日军的第一次总攻。2月2日,日本当局决定增派第三舰队和先遣混成旅团等部增援上海,并以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来接替盐泽幸一为总指挥。蒋光鼐、蔡廷锴急调驻苏州南京一带的第十九路军第60第61师入沪参战。从2月7日到14日日军调整部署,进攻吴淞、江湾企图从中国守军右翼突破。中国首军与日军展开激战。至2月14日,日军伤亡惨重,被迫退回租界,野村吉三郎发动的第二次总攻又被粉碎了。

2月13日至14日,日军参谋本部急调第九师团登陆上海,并由第九师团师团长植田谦吉接替野村吉三郎为总指挥。此时在沪日均已达三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五军军长,率第87第88师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十九路军统一指挥。2月20日,日军再次发起总攻,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并肩作战。经过六昼夜激战,日军连遭重创被迫停止进攻,从而粉碎了日军第三次总攻。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动员全市人民组织义勇军救护队、担架队、通信队和运输队等参加和支援前线作战。宋庆龄、何香凝亲自组织募捐亲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并创办国民伤兵医院,鼓舞了前线抗日将士的斗志。海外爱国华侨华人积极从物力财力上支援抗战。菲律宾华侨还捐购了15架飞机,不少华侨还踊跃归国参战。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不久,一支由200多名华侨组成的抗日救国义勇军开赴上海,被编为华侨义勇军第一总队。

1932年2月,日本内阁决定增调第11第14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由日本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任司令官,急援上海。1932年2月底,上海日军总兵力增至九万人,军舰80艘,飞机约300架。而中国守军经一月苦战,总兵力仅有四万余人,且装备落后,防线过长。3月1日,日军发起第四次总攻,在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中国守军腹背受敌,孤立无援,被迫于当晚退守太仓嘉定一线。3月2日日军占领上海,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1932年5月5日中日双方代表在上海英国领事馆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这个协定规定中国不得在交战区驻兵,是对中国主权的出卖。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为其日后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条件。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广大官兵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浴血奋战30多天,以装备简陋之师抗击装备精良之敌,连续击败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数次增兵,死伤逾万。使侵华日军遭到九一八事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中国军队为反抗侵略,洗雪国耻也付出伤亡1.4万人的重大代价,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历史的书页翻过,但屈辱与抗争的印记,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勿忘家国之殇,矢志中华富强”系列学习推送,一起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力量,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在复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共创辉煌。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