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桂子香凝。时值金秋十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0月12日,在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团学组织的号召下,团委组织部成员共同寻访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在活动中学习中国电影百年历程,感悟红色精神。
一、活动过程

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系统呈现了中国电影从1905年至今的发展历程,馆藏涵盖电影拷贝、设备、剧本等珍贵文物,通过互动展项、特效影院等多元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电影艺术魅力。同时,它作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聚焦《地道战》《建国大业》等经典红色影片,深挖背后的革命历史与精神内涵,通过专题展览、主题观影等活动,引导参观者在了解电影艺术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兼具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阵地。
1、光影记忆

踏入场馆,映入眼帘的便是4层楼高的环形巨幕,带大家沉浸式走入电影的世界,多样的主题尤其引人入胜,中国风元素完美融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24节气主题,组织部成员震撼于光影变幻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2、历史回响
馆内以光影为笔,串联时代故事。从早期影片记录民族觉醒,到红色影像传递革命信仰,再到当代作品描绘时代变迁,每帧画面、每件道具都是时代的回响,映照着家国发展与人民心声,藏着时代印记。
3、影史长河
场馆以“电影的发明”铺展科技脉络,同时聚焦“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从早期默片到当代佳作,用影像、道具与文献串联起中国电影的艺术探索与时代印记。置身其中,像翻阅一部立体的电影史书,既能触摸到科技催生艺术的奇妙,也能在光影变迁里,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与人文温度。
二、活动感想
作为组织部副部长之一,带领干事们一同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不仅是一次学习之行,更是一场凝聚团队力量的团建活动。走进光影长河,感受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我们共同体悟到艺术创作背后的理想与坚持,也在交流与协作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此次参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组织工作中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紧密的合作,传递青春力量,服务同学,展现组织部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组织部副部长 杨采晰
这次参观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我重新理解了“责任”与“创新”的意义。电影人用镜头记录时代、传递力量,而作为团委组织部成员,我们也该像他们一样,既要扎根校园实际,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组织活动——比如借鉴电影叙事逻辑设计主题团日,让思想传递更有温度;也要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在活动形式上主动创新,就像中国电影从模仿到超越的蜕变,让组织部的工作始终保持活力,真正成为连接团组织与青年学生的“光影桥梁”。
——组织部干事 蔺嗣宣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百年历程”展区,一组对比照片让我驻足良久:左边是早期电影人在简陋棚屋里手工绘制布景的场景,右边是现代电影工业中精密的特效制作车间。这种从“手作”到“智造”的跨越,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藏着中国电影人始终不变的“匠心”——对细节的苛求、对品质的坚持,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表达。这次经历对我的启发聚焦在“细节”二字,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组织部的工作亦是如此:无论是一份活动策划的逻辑梳理,还是一次团员沟通的耐心倾听,细节里藏着工作的质量,也藏着对同学的尊重。
——组织部干事 王雨婷
三、总结

此次寻访,不仅是一场穿越百年的电影艺术之旅,更是一次沉浸式的红色精神洗礼。银幕内外的红色印记,让每位组织部成员读懂了中国电影始终与民族命运同呼吸、与时代征程共前行的初心。这些光影故事不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化作了可感可知的精神坐标——红色精神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是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是发展中永不停歇的探索。未来再回望这些影像,那份在光影中激荡的力量,必将成为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精神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