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贯长虹。八十载岁月流转,那些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挺身而出的英雄儿女,从未远去——他们或许是枪膛里迸发的怒火,是战壕中紧握的拳头,是绝境里不屈的呐喊,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侵略的铜墙铁壁,以赤诚之心点亮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为铭记那段山河不屈的抗争史,传承英雄们熔铸于烽火中的浩然正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天地英雄气》系列学习推送,重温英雄壮举,感悟精神力量,让这份穿越时空的担当与勇毅,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来路,奋勇向前。
《天地英雄气》第七集:青山有幸埋忠骨
清明将至,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带领狼牙山红军学校的同学们,向马宝玉等几位烈士敬献鲜花,缅怀这些不朽的英雄。
二十余载春秋,李芳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人生轨迹,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1941年8月,日伪军7万余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9月24日,3500余名日伪军围攻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摧毁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当地的老人至今仍对日军的暴行记忆犹新。
当时上级决定,由部队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移到安全地区。为此,必须有一支力量留下来阻击敌人,为群众和大部队争取时间。马宝玉等五人站起来就说:“指导员,请相信我们,我们就是死也要守住棋盘陀,守住狼牙山。”
1941年9月25日,阻击战斗打响了,五名战士且战且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敌人未曾料到,这是一条通往山顶的绝路。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五壮士英勇战斗的过程,被八路军设在另一个山头的观察组亲眼看见,并被杨成武将军记录在回忆录中。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5位同志的投弹和射击动作。在主力突围后,为了不暴露大部队和群众撤走的路线,五壮士毅然把敌人引向相反的方向,狼牙山高峰上的绝路。在日军的档案中,同样记载着五壮士无畏的战斗过程。他们即使身处顶峰绝境,仍英勇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五壮士中,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跳崖牺牲,而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后来,宋学义转业还乡务农,对于自己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一员,只字未提。葛振林伤愈后投身于解放战争,屡建战功。宋学义和葛振林两位英雄,分别于1971年和2005年离世。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如巍峨的山岳,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所期盼的充满光明的未来,在这片他们曾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已然成为现实。
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反法西斯英雄们的呐喊从未消散。他们用勇气击碎黑暗,用热血守护正义,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胜利的荣光,更是穿透时空的精神火炬。《天地英雄气》系列学习推送,带我们一次次走近那些闪耀的名字与故事,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这份英雄气融入血脉,化作新时代奋进的脚步。本期内容到此结束,下期推送,让我们再续英雄传奇。
注:本文内容摘自《天地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