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微团课丨抗战铸国魂,英名照千秋——《天地英雄气》系列微纪录片第二集:冰雪天地矢壮志

发布时间:2025-07-16作者:

天地英雄气,千秋贯长虹。八十载岁月流转,那些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挺身而出的英雄儿女,从未远去——他们或许是枪膛里迸发的怒火,是战壕中紧握的拳头,是绝境里不屈的呐喊,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侵略的铜墙铁壁,以赤诚之心点亮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为铭记那段山河不屈的抗争史,传承英雄们熔铸于烽火中的浩然正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天地英雄气》系列学习推送,重温英雄壮举,感悟精神力量,让这份穿越时空的担当与勇毅,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来路,奋勇向前。

《天地英雄气》第二集:冰雪天地矢壮志

校园里的红旗在风中舒展,年轻的赵尚志站在旗下,那是1925年,他的目光里映着火焰般的信念。不久后他穿上军装走进黄埔军校,将军事谋略与革命理想在心中熔铸。时局动荡时,他带着一身本领返回东北,像一粒种子落入黑土地,在白山黑水间生根发芽。

九一八的炮声震碎了1931年的长夜,东北大地在硝烟中颤抖。赵尚志踏着炮火奔走,把散落在山林间的抗争力量拧成一股绳。北满的寒风里,他拉起第一支反日游击队,队员们握着老旧步枪,啃着冻硬的窝头,喝着融化的雪水,却跟着他在雪地里踏出坚定的脚印。有次露营在山洞,他借着松明火光给队员们讲革命道理,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鬼子在咱土地上横行。短短一年多时间,这支队伍就成为哈东抗日的锐旅,让侵略者在四十县地界里不得安宁。如今,在黑龙江尚志市乌吉密乡三股流村常万屯的孟家大院,作为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成立遗址,静静伫立。这里见证了赵尚志带领队员们举枪鸣放、庄严宣誓,要把日寇赶出东北的激昂时刻,成为那段热血抗战岁月的开端标志 。

1937年 冰趟子” 的早春,积雪还没化透,赵尚志带着二百多人藏在山坳里。他仔细勘察地形,让队员们在冰面撒上碎石,又在两侧山坡挖好掩体。谷底的冰面泛着冷光,成了天然的陷阱。当八百多日伪军涌进山谷,他一声令下,枪声在冰原上炸响。敌人在光滑的冰面摔得人仰马翻,战士们从两侧山岗俯冲而下,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这场战斗打得出奇的酣畅,三百多个侵略者倒在冰雪里,成了东北抗联史上亮眼的一笔。战斗结束后,他看着牺牲的战士,默默脱下棉袄盖在他们身上,眼里噙着泪却咬着牙说:兄弟们,我们定会把鬼子赶出去!” 在尚志市烈士陵园的纪念馆中,一幅 冰趟子战斗” 的油画生动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激烈场景,来往参观者驻足凝视,仿若能听到当年的枪炮轰鸣 。

19422月,梧桐河的寒风卷着雪粒,冰面冻得邦硬,赵尚志带着小队准备突袭伪警察分驻所。出发前,他检查着每个队员的武器,叮嘱大家注意安全。他没料到队伍里藏着暗箭,中弹被俘后,望着审讯室的灯光,声音里裹着血沫却依旧锋利:我们不都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了卖国贼,该杀!” 八个小时后,34岁的生命在酷寒中定格,热血渗进冻土,成了永不褪色的印记。如今在鹤岗市鹤北林业局的赵尚志将军遇难地,一座纪念碑静静矗立在梧桐河上游的山坳间,记录着这位英雄生命的最后悲壮时刻 。

1936年赵尚志将军西征后,在木兰县鸡冠山创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这里的密营遗址群规模庞大,设施完备,有指挥机关、营区、前沿阵地等。它们静静隐匿在山林间,见证着赵尚志带领东北抗联第三军在此艰苦抗战、发展壮大的历程 。

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反法西斯英雄们的呐喊从未消散。他们用勇气击碎黑暗,用热血守护正义,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胜利的荣光,更是穿透时空的精神火炬。《天地英雄气》系列学习推送,带我们一次次走近那些闪耀的名字与故事,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这份英雄气融入血脉,化作新时代奋进的脚步。本期内容到此结束,下期推送,让我们再续英雄传奇。

注:本文内容摘自《天地英雄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