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泣血忆往昔烽火抗战,青史留痕书彼时峥嵘岁月。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每一位先烈都是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与坚韧,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使其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勇立潮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大抗战》系列学习推送,展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军民一心的团结伟力,从中探寻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钢铁长城。
《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三十六集
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确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华南的战略方针。1939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工作重点置于东江、琼崖地区,创建长期抗战重要根据地。
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侵占广州及广东沿海多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民众组织抗日武装。中旬,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成立,曾生等人建立惠保海工作委员会及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不久,惠阳坪山、宝安龙华等地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惠阳县淡水镇还成立东江地区首个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1月,东莞模范壮丁队等组成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1940年9月,中共东江特委和军委会议决定开展独立自主抗日游击战争,部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0月,第三、第五大队开辟东莞大岭山和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941年6月10日,日军奔袭大岭山,曾生率部围困日伪军,取得百花洞包围战胜利。
1938年10月21日,日军进犯珠江口,珠江敌后游击战争开启。中共地方组织建立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1939年冬击退日军进攻。1940年夏,中共广东省委成立南顺中心县委,不久建立以顺德西海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1月,广游二支队取得第一次西海保卫战胜利。1942年1月,广游二支队挺进五桂山区,建立五桂山抗日根据地。
1938年12月5日,琼崖独立队成立。1939年2月10日,日军入侵琼崖,琼崖独立队在南渡江口潭口阻击日军,揭开琼崖全岛抗战序幕。3月,琼崖独立队扩编为琼崖独立纵队,随后开辟琼文抗日根据地。1939到1941年,独立纵队取得多次战斗胜利,相继成立多个抗日民主政府。经过艰苦奋斗,队伍壮大,成为琼崖抗战主要力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陷入困境。1943年11月1日,日军发动打通广九铁路战役,东江抗日根据地被分割。18日,日军扫荡大岭山,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回击。12月2日,总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此后,东江纵队建立以罗浮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南敌后战场主力。
1944年1月23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成立。此时,日军加强对琼崖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和扫荡,琼崖独立总队艰苦斗争,中共琼崖特委调整战略,主力部队挺进到外线。1943年夏秋,独立总队迫使日军停止扫荡,将抗日游击战争推向全海南。
抗战结束时,华南抗日游击队发展到多支纵队和人民抗日解放军共2.8万余人,活动范围达70余县,建立了广阔的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华南抗日根据地抗击大量日伪军,作战数千次,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铭记烽火,砥砺复兴。中华儿女在抗战烽火中挺起不屈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系列学习推送,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深挖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注:本文内容摘自《大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