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微党课丨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十八集:夜袭阳明堡机场

发布时间:2025-04-21作者:

山河泣血忆往昔烽火抗战,青史留痕书彼时峥嵘岁月。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每一位先烈都是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与坚韧,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使其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勇立潮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大抗战》系列学习推送,展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军民一心的团结伟力,从中探寻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钢铁长城。

《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十八集

夜袭阳明堡机场

19371019日,八路军第129769团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摧毁停放在机场的全部24架飞机,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忻口战场的作战,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一笔。      

忻口位于太原以北90公里,地处忻县、崞县、定襄三县之交,在五台山和云中山之间的河谷地带,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同蒲路和一条公路沿河岸纵贯南北。这里是太原的北大门,若忻口失陷,太原以北再无险可守。193710月初,日军占领阳明堡机场并进行改建,将其作为进攻太原的重要前沿机场,利用该机场频繁轰炸忻口阵地,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伤亡。      

为保卫太原,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决定在忻口正面地区组织防御,调集四个集团军,在忻口一线分左、中、右三个作战地区,与日军主力展开一场大会战,史称忻口会战。隶属第二战区的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的任务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在侧后方打击日军。八路军第129师以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主,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下辖385旅和386旅。193710月初,刘伯承率领由师前方指挥所和第769团组成的先遣队进入山西,抵达五台县东冶村。1016日,769团团长陈锡联奉命率部向原平县东北山地挺进,执行侧击从雁门关向忻口进犯的日军之任务。部队深入敌后100多公里,到达代县苏龙口村一带。      

陈锡联判断附近可能有日军机场,经询问当地老乡,得知阳明堡镇有机场。日军利用机场频繁轰炸忻口阵地,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伤亡。陈锡联率部侦察后发现,机场设备简陋,周围有铁丝网和简单防御工事。机场内有24架飞机,晚上全部返回,成三列停放。守卫部队是日军香月清司师团的一个联队,大部分住在阳明堡镇,机场内只有一小股警卫部队和地勤人员。八路军769团共有3000人,装备以步枪、手榴弹和少量迫击炮为主,远不如日军。经过研究,陈锡联决定利用夜色隐蔽潜入机场,出其不意地袭击日军。      

1019日夜,八路军爬过铁丝网,悄然进入机场。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袭击日军警卫部队掩蔽部;赵崇德率11连向机群发起攻击,爬上飞机,将手榴弹投入机舱。顿时,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彻机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军从睡梦中惊醒,陷入混乱。整个袭击过程不到一小时,八路军成功炸毁全部24架飞机,毙伤日军警卫部队100余人,自身伤亡30余人。赵崇德在掩护部队撤离时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夜袭阳明堡机场后,忻口战场上的日军飞机轰炸暂时停止。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周恩来,称赞八路军的行动是战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并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袭击阳明堡机场的战斗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769团被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太行山区的民众编了一首歌谣传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鬼子飞机一扫光。这场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授衔时,多位将军曾参加过这场战斗。陈锡联上将在回忆起这场血战时,感慨万千,为阳明堡机场遗址题写碑文。这场战斗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铭记烽火,砥砺复兴。中华儿女在抗战烽火中挺起不屈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系列学习推送,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深挖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注:本文内容摘自《大抗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