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泣血忆往昔烽火抗战,青史留痕书彼时峥嵘岁月。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每一位先烈都是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与坚韧,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使其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勇立潮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大抗战》系列学习推送,展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军民一心的团结伟力,从中探寻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钢铁长城。
《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六集:
东北抗日联军英雄谱
东北义勇军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领导东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例,其中有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魏拯民、陈翰章、八女投江等一系列英雄人物及英雄群体,他们的精神可昭日月,气壮山河。
“同胞们、同志们,不要为我难过,敌人从我嘴里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失败了!”在中国,赵一曼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她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她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亿万人民敬仰的巾帼英雄。赵一曼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2团政治部主任,带领部队多次打击日伪军,给敌人以极大震动。骑着白马、手持双枪、文武双全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光辉形象出现在东北抗日最前线。1935年冬,她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身负重伤被捕。敌人为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中共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碎成肉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解放后朱德委员长曾亲笔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解放后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1960年四川宜宾在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修建了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事迹陈列室,后改名为赵一曼纪念馆。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22岁时参与领导了确山农民暴动,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寇战至最后一个人而壮烈牺牲。1938年杨靖宇率部在老岭游击区广泛开展破袭战,连续3次袭击了老岭隧道工程,进行了著名的长岗伏击战。在8月至12月期间,他率部与日伪军进行了11次大规模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统治。1939年上半年,杨靖宇带领部队主动向日伪军展开进攻,消灭了大批敌人,致使通化辑安的铁路一度陷于瘫痪。杨靖宇的部队被日伪统治者称为满洲国的治安之癌。1940年初,杨靖宇冒着零下40度严寒率部来到吉林省濛江县境内活动。2月23日,由于汉奸告密,敌人将他包围。杨靖宇毫无惧色地倚着大树双手开枪,敌人幻想着活捉杨靖宇,呼喊着劝他投降,杨靖宇不为所动坚决抵抗。敌人见劝降无效,便集中火力向杨靖宇射击,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抗战胜利后,为永远纪念杨靖宇,濛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将濛江县改为靖宇县,哈尔滨将杨靖宇曾经工作过的一条大街改名为靖宇大街。
赵尚志是当时与杨靖宇齐名的抗日名将,当时有南杨北赵之称。赵尚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开始投身并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赵尚志指挥了宾县战斗、三岔河战斗、五常堡战斗、方正县城战斗、冰趟子战斗等诸多著名战斗,都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38年赵尚志部转移到苏联境内,在苏军帮助下他组建了一支百余人装备精良的队伍返回东北。由于东北斗争形势的恶化,赵尚志再次过界去苏联,但抗日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随着日军对东北抗日根据地围剿的加剧,赵尚志不顾个人安危于1941年10月从苏联返回东北。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袭击梧桐河警察局时被日伪特务打成重伤被俘,在敌人审讯中他宁死不降,被日军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在东北抗日斗争中,无数抗联将士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2009年,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八女投江等东北抗联英雄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铭记烽火,砥砺复兴。中华儿女在抗战烽火中挺起不屈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系列学习推送,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深挖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注:本文内容摘自《大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