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微党课丨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四集:东北抗日联军(上)

发布时间:2025-03-19作者:

山河泣血忆往昔烽火抗战,青史留痕书彼时峥嵘岁月。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每一位先烈都是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与坚韧,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使其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勇立潮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大抗战》系列学习推送,展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军民一心的团结伟力,从中探寻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钢铁长城。

《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四集

东北抗日联军(上)

九一八事变以后,仅仅相隔4个月零18天,东北沦陷。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组织和领导广大民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面对各地抗日义勇军失败后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并以直接领导的游击队为骨干,联合其他抗日武装,建立人民革命军,进而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从而把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中国局部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悲壮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背井离乡的伤痛,唱出了对侵略者的痛恨,也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等几个阶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发表宣言,作出决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批驳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和不抵抗政策,号召人民拿起武器开展游击战争,用民族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在派出大批党团员奔赴东北各地参加支持协助风起云涌的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的同时,还派出杨靖宇、魏拯民、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李延禄等许多干部,在群众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在部分义勇军的基础之上,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

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尽管开始人数很少,武器装备很差,又处于日军频繁讨伐的极端困难环境之中,但由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严明的纪律,有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及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因而,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一般群众武装不具备的组织性和坚韧性,并紧紧依靠广大民众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      

“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联合钟,壮士断臂,争先恐后,共夺万年灯。联合呀,中韩民众,本赤城,互相间,誓到敌人大本营,勇冲锋。”这是杨靖宇写的《中韩民众联合抗日歌》中的一句歌词。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朝鲜人民纷纷参加东北的抗日群众运动和抗日游击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共同打击敌人。

东北抗日联军在南起长白山路鸭绿江畔,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辽阔地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作战数千次,歼敌一万余人,挫败和打破了日伪军上百次讨伐,开辟了东南满、吉隆、北满三大抗日游击区,游击区域扩大到东北七十余个县级内,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推向高潮。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牵制了大量日伪军,严重威胁着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鼓舞和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铭记烽火,砥砺复兴。中华儿女在抗战烽火中挺起不屈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系列学习推送,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深挖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注:本文内容摘自《大抗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