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微党课丨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二集:东北沦陷

发布时间:2025-03-14作者:

山河泣血忆往昔烽火抗战,青史留痕书彼时峥嵘岁月。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每一位先烈都是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与坚韧,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使其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勇立潮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大抗战》系列学习推送,展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军民一心的团结伟力,从中探寻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钢铁长城。

《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二集

东北沦陷

1931年9月18日深夜,沈阳北郊响起的一声爆炸,揭开了日军侵略中国的序幕。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史称“九一八”事变。日军借机迅速占领了沈阳,随后数月间便控制了整个东北三省。中华民族三千多万同胞顷刻间沦陷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从此拉开了长达十四年浴血奋战的抗战序幕。

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南京国民政府却选择了“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国际社会调停。这一决定,成为了整个民族的巨大悲剧。时任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在复杂而矛盾的心情中执行了撤退命令,东北军被迫撤出故土,撤至关内。正是这样的决策,使原本防守严密的吉林、哈尔滨等重镇相继陷落,千千万万东北同胞流离失所,昔日繁荣富庶的土地顷刻间沦为殖民地与奴役之地,家园破碎,生灵涂炭。

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东北各地随处可见。回顾日军开入吉林市的真实记录:军队列队行进,车辆、马车和被迫逃难的人群混杂在一起,道路两旁插满了日本军旗。透过这张模糊却真实的影像,仿佛能听到侵略者践踏国土的脚步声,看到东北土地上被掠夺的资源与财富。日本疯狂掠夺东北的煤矿、铁矿和森林资源,大肆兴建军工厂,东北成了日本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兵工厂”和“粮仓”。

然而,即便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东北人民也从未屈服。他们自发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拿起土枪土炮,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军浴血奋战。周恩来当时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积极组织和支援东北抗日斗争,并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输送武器和战略指导。一支支游击队伍和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在茫茫林海与冰天雪地之间,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坚韧精神。

东北沦陷,不仅是一段国土沦丧的耻辱史,更是一段由无数抗日将士与平民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这段历史时刻提醒着每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历历在目,唯有强大与团结,才能彻底摆脱屈辱的阴影,赢得尊严与和平。

铭记烽火,砥砺复兴。中华儿女在抗战烽火中挺起不屈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系列学习推送,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深挖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注:本文内容摘自《大抗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