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泣血忆往昔烽火抗战,青史留痕书彼时峥嵘岁月。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每一位先烈都是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与坚韧,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使其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勇立潮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出《大抗战》系列学习推送,展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军民一心的团结伟力,从中探寻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钢铁长城。
《大抗战》系列微纪录片第一集
九一八事变
在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之际,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于2014年9月18日上午9时18分在沈阳举行。随着14声警世钟鸣响,辽宁各地拉响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警示世人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并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全副武装的日军在今田新太郎大尉的指挥下,攻击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东北军第7旅。在沈阳的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用“代理关东军司令官先遣参谋”的名义,命令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第5大队和第2师团第29联队,分别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随即命令第2师团主力迅速向沈阳城进攻,独立守备队各部进攻铁路沿线的安东、营口、凤凰城和长春等地,同时向驻朝鲜日军求援。接着,本庄繁将各项命令及战况电告日本军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以爆炸声为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日军各守备队按计划分别向沈阳城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沈阳城附近的日军大炮向北大营猛烈轰击。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3中队川岛正夫大尉带领所部向北大营突袭。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身边没有武器的东北军士兵乱成一团,第621团死伤惨重,部分士兵撤往东营区。此时北大营对面营房的第620团已经荷枪实弹。东北军第7旅参谋长赵镇藩向在沈阳主持东北军政事务的荣臻请示对策,接到的竟是“不准抵抗,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的命令。
9月19日零时三十分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的其余第1、第2、第4中队全部到达北大营。先期到达的第3中队从北面沿着营房继续攻击前进。第1中队扑向北大营东南角的辎重兵营。第4中队则穿过大操场向东营房推进。在他们南北两面进攻下,东北军第621团和第619团纷纷穿越东门,撤离北大营,向东大营集结。9月19日凌晨,日军完全占领了北大营。
9月20日,日本继而攻占了沈阳市大小北关和大小南关,日军飞机还不时在空中侦查,扫射。日军坦克在沈阳城内街上横冲直撞。当日下午日军占领了沈阳兵工厂及东塔飞机场。21日,沈阳市东北当局的军、政、民、文化、财政等机关全部被日军占领。
9月19日午夜1时许,张学良电令东北军政大员要“听令于中央,避免冲突,不予抵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刺激了日军迅速占领整个东北的野心,东北沦陷的命运由此开始了。
铭记烽火,砥砺复兴。中华儿女在抗战烽火中挺起不屈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本系列每周将推出三篇“烽火抗战路,不屈民族魂”系列学习推送,感悟先辈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深挖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以上为本期学习内容,敬请期待下期推送。
注:本文内容摘自《大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