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就业丨先锋故事(一):从传媒学子到气象尖兵,青春在基层闪光

发布时间:2025-03-03作者: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位青年,她以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在基层气象工作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她,就是王倩,一个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硕士毕业后毅然选择奔赴西部,成为宁夏气象信息中心一员的95后女孩。她的故事,是万千气象服务基层人员的缩影,更是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

求学北京,心系故乡

王倩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地孕育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求学时光里,她不仅开阔了视野,更在信息专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职业选择,她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她深知,国家的崛起离不开基层的建设和发展,而西部,正是最需要青年人才的地方。

“传媒学子能够勇敢地拥抱时代,选择新的行业扎根学习在我看来是非常酷的事情。”怀着对建设家乡的热忱,王倩毅然加入了宁夏气象信息中心这个大家庭。她深知,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愿意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这片热土,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守岗位,历练成长

加入宁夏气象信息中心后,王倩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她主要负责区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及数据传输、处理、存储、共享、服务等信息业务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监控和维护工作。这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024年8月24日至25日,宁夏中北部多地出现强降水,气象观测业务系统突发故障,观测业务计算机没有了任何数据。正值当日值班的王倩和同事彻夜未眠,通过模拟天擎天镜数据全流程判断出了故障原因,并顺利完成了故障排除,确保了气象数据的稳定传输。这次经历让王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也更加珍惜在基层工作中的每一次历练和成长。

同年9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举办了成立20周年学术交流会。王倩通过线上方式集中收看学习,不仅开拓了工作和科研的思路,加深了对行业前沿技术的了解,也激发了更多创新灵感。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气象事业,为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建设,我辈先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王倩不仅关注气象工作本身,更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生态建设。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2024年,宁夏气象局发布了建立六盘山大气科学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建设任务书,旨在满足对特定生态功能区开展气象、环境及生态长期监测的需求。

在面向全区气象工作者任务书发布的第一时间,王倩就积极报名加入了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关于云降水的数据研究团队。她深知,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智慧。但她更愿意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重大任务面前迎难而上,展现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

青春在基层闪光

“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这是王倩的人生信条。她带着对基层的无比热爱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这里,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的深刻内涵,引导更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着气象事业的沃土,让青春在基层闪光、让人生在基层升华。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王倩将继续坚守在基层一线,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基层、服务基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温馨寄语

站在人生的新起点,我们即将以青春之名书写时代的答卷。希望大家怀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让无私奉献成为青春最温暖的底色。在实验室的深夜灯火中,在支教的偏远教室里,在社区服务的点滴付出里,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用真诚善意温暖他人,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最美的模样。要始终牢记小我融入大我的成长密码,主动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同频共振。无论是投身西部建设、扎根基层一线,还是勇攀科技高峰,都要以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把人生坐标定位在民族复兴的坐标系上。相信大家定能在服务人民中收获成长,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返回原图
/